阅读茅盾《香市》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1-3小题。
“革命”以后,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没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里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里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那未姑且到唯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忽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一员。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
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们好像有点失望,但仍认真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他们三条船上的男女老小总共有到三十个!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
1、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南洋武术班所受到的冷遇?这种冷遇反映了什么问题?
2、往日香市与今日香市的主角各是什么?香市主角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3、这段文字中的“公安分局”和“蚕种改良所”分别暗示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反向对比(只答“对比”或“反衬”也算对).往日杂耍水平低,观众多;今日南洋武术班水平高,票价低.观众却少。
2、往日香市的主角是农民,今日香市的主角是镇上的小商人。说明农村经济的凋敝已经波及了市镇,市镇的经济也不景气。
3、“公安分局”暗示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蚕种改良所”暗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