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居易在听琵琶女的演奏后写下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这体现了艺术鉴赏审美效应中的
A.共呜
B.净化
C.领悟
D.期待
2.下列舞剧,大量吸收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音乐素材的是
A.《白毛女》
B.《丝路花雨》
C.《红色娘子军》
D.《雀之灵》
3.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流派是
A.神学
B.儒学
C.实用主义
D.玄学
4.大众传播学者所说的“靶子”是指
A.传播主体
B.传播媒介
C.艺术信息
D.受传者
5.影片《城南旧事》的导演是
A.谢添
B.谢晋
C.吴贻弓
D.滕文骥
6.二胡曲《病中吟》和《空山鸟语》的作者是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刘天华
提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理论的是
A.荣格
B.马克思
C.康德
D.列宁
8.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代表作《普罗米修斯》取材于
A.《圣经》
B.希腊神话
C.原始壁画
D.罗马神话
9.日本导演黑泽明的影片是
A.《绝唱》
B.《望乡》
C.《蜘蛛巢城》
D.《冲绳岛战役》
10.胡旋舞的产生朝代是
A.汉
B.唐
C.宋
D.元
参考答案:
1.【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审美效果。
【应试指导】共鸣是指在艺术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刻画了一个沦落天涯的琵琶女的形象,诗人从她演奏的琵琶曲中找到了感情寄托,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2.【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芭蕾舞剧《白毛女》。
【应试指导】《白毛女》大量吸收了华北地区的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舞剧音乐的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3.【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与哲学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玄学是魏晋时期的思想主流。也是当时主要的哲学流派,对当时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诗歌、书法领域。
4.【答案】D.
【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艺术传播。
【应试指导】大众传播学者把受传者称为“靶子”,因为受传者是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乙术信息的受众。是艺接受的主体.是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和消费者。
5.【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城南旧事》。
【应试指导】电影《城南旧事》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吴贻弓导演,伊明编剧.曹威业摄影,主要演员有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
6.【答案】D
【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音乐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刘天华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为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代表作有《病中吟》、《空山鸟语》、《歌舞引》等。
7.【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的发展。
【应试指导】马克思认为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经济的兴衰与艺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一果关系的,艺术的的发展有时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相反方向发展。这种象,马克思称之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8.【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戏剧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悲剧《普罗米修斯》取材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窃取火种被上帝惩罚的故事。
9.【答案】C
【考情点】本题考查了电影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黑泽明有“电影界的莎士比亚”之称,为日本20世纪著名导演,代表作品有《罗生门》、《七武士》、《蜘蛛巢城》等。
10.【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舞蹈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唐代舞蹈非常兴盛,除了豪华壮观的大型宫廷乐舞“立部伎”和精致典雅的小型宫廷宴乐“坐部伎”外,还有著名的“健舞”,如胡腾舞、胡旋舞、剑器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