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一项是
A.柳永《八声甘州》 B.曹操《短歌行》
C.屈原《国殇》 D.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B
2.下列关于欧阳修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B.唐宋八大家之一
C.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 D.著有《新五代史》
【答案】A
3.下列文学社团中,朱自清曾经参加的是
A.创造社 B.文学研究会
C.新月社 D.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答案】B
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排比 B. 拟人
C.夸张 D.对偶
【答案】D
5.下列诗歌中,体裁不属于乐府诗的一项是
A《陌上桑》 B.《行路难》
C《饮酒》 D.《杜陵叟》
【答案】C
6.下列关于《礼记·大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述了“大同”与“小康”的不同
B.为增强说理气势,多处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C.间接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
D.表达了孔子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
【答案】B
7.下列作品中,属于艾青成名作的一项是
A.《向太阳》 B.《火把》
C.《大堰河——我的保姆》 D.《北方》
【答案】C
8.下列作家中,具有“含泪的微笑”艺术风格的是
A.欧·亨利 B.莫泊桑
C.契诃夫 D.福楼拜
【答案】A
9.《冯谖客孟尝君)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下列不属于贬抑手法的一项是
A.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B.左右皆恐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C.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D.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答案】D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蚀》《子夜》《林家镇子》《塞夜》都是茅盾的代表作品
B.《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都是曹禺的话剧作品
C.“爱情三部曲”“农村三部曲”“激流三部曲”的作者是巴金
D.郭沫若的历史刷《屈原》《虎符》《蔡文姬》写于抗战时期
【答案】B
11.提出新格律诗“三美”主张的诗人是
A.郭沫若 B.徐志摩
C.闻一多 D.艾青
【答案】C
12.下列关于《庄子·秋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描写了北海的辽阔
B“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描写了黄河水上涨的景色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说明河伯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
D.“天下之水,莫大于海”,写出了北海若骄傲自得的心态
【答案】D
13.下列关于《种树郭囊驼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郭囊驼对这个绰号很反感 B.郭豪驼懂得顺应树木生长的规律
C.郭索驼移裁树木时会换上新土 D.郭堂轮早晚都会去照料树木
【答案】B
14.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是一篇
A.议论文 B.说明文
C.记叙文 D.散文
【答案】A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表现手法的一项是
A.比哈 B.用典
C.拟人 D.叠字
【答案】D
16.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于”表示被动的一项是
A.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答案】A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生庄公及共叔段 B.秋永时至,百川灌河
公日:“无庸,将自及” 其先曰李信,泰时为将
C.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弟从 D.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孶也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答案】D
18.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是”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B.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答案】 C
1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将要
B.契阔谈宴,心余旧思 契阔;聚散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愉快、快乐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怎生:怎么生活
【答案】 B
20.下列选项中,画线部分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以为莫己若者:认为没有谁如同自己一样
B.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却宾客以业诸侯:驱逐宾客使诸侯成就功业
C.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了铠甲、拖着士兵离开了
D.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为命
制,岩邑也:制是险要的城邑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韩俞《张中承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不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这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2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请用“||”号在原文中标出。(2分)
【答案】.第一个“||”标在“不能细也”之后,第二个“||”标在“其后无不识者”之后。(2分)2
22这段文字关于张巡的肖像描写有哪些?(4分)
【答案】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4 分)
23这段文字刻画张巡视死如归形象时,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4分)
【答案】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描写张巡视死如归的形象。(2分)张巡的部下哭得不能抬头看他,他在死前却脸色不变,像平常那样满不在乎(2分)
(二)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冉有曰:“今夫颛史,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千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史,而在萧墙之内也。”
24.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答案】孔子买用例证方式驳斥了冉有的托词。(2分)指其观点的错误,并层层剖析,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1分)
25.出自这段文字的成语有哪些?(4分)
【答案】分崩离析:祸起萧墙:季孙之忧;大动干戈;既来之,则安之。(4 分)
26.翻译“君子疾夫会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
【答案】君子最痛恨那种不说“我想得到它”却为了得到一定另找借口的行为。(3分)